“知識飯”
“說實話,我挺厭倦職場的,干三個人的活拿一個人的錢,里邊還包括了窩囊費,這次正好拿著失業金休息一陣子,順便尋找合適的自由職業。”
“在35歲這個退休嫌你早,上班嫌你老的年紀,再加上我還是一名女性,再就業的難度不小,找了一圈,我最后決定嘗試做一名旅游定制師。”
從光鮮的金融行政崗位上被優化,到成為一名旅游定制師,A女士只gap了很短一段時間,打動她的,是旅游定制師這個職位,工作自由,薪資尚可。
“幫客人設計旅游方案,大專以上學歷,口齒清晰,時間自由,居家辦公,有網即可操作,平均月工資2-8萬。”
招聘網站上,旅游定制師的月薪資范圍大多在萬元以上,幾乎沒有門檻,且長期招人,為了吸引更多潛在兼職人員,一些旅行社將“適合寶媽”寫進了招聘需求中。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低門檻、高薪資的職業,A女士體驗了幾個月之后,給出的結論卻頗為悲觀。
“干了三個月才成交第一單,如果不是真的熱愛旅游,喜歡安排行程,對外面的世界有渴望,自學能力強,自律并且有時間觀念真的不要做。”
實際上旅游定制師,并非新興職業,早在疫情前,國內主流OTA平臺,就已經上線了旅游定制板塊。
近幾年隨著小包團和自由行趨勢興起,定制旅游也逐漸步入了大眾視野。據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國內定制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3400億元。
為了摸清楚定制旅游生意的個中門道,筆者聯系了幾位在旅游行業耕耘多年的資深定制師。
有人深耕本地,業績做到了四川區域第一;有人日本留學回國,從OTA核心供應商辭職后,在昆明旅居做日本定制;也有戶外發燒友,跨專業在旅游定制行業做到了講師級別。
01
“邊玩邊工作,
一年還能賺十幾萬,
很羨慕這種工作狀態”
我是四川人,讀的是旅游管理方向,算是專業對口,15年畢業后,我入職了四川一家旅行社,主要做四川省內的旅游,去年一整年,我都是四川地區的TOP1。
剛畢業那會,定制游還沒有火起來,還是常規的大團居多,17年九寨溝地震之后,我們在四川的生意就幾乎停滯了。
正好那時候貴州旅游突然爆火,我就跟朋友去貴州踩線,通過朋友接觸到了OTA平臺上的定制游板塊,然后我們就從17年下半年入駐平臺做定制,剛開始做貴州,后面四川恢復了,我們增加了四川路線,兩條線都做成了平臺的核心供應商。
剛做貴州的時候,其實大家都對貴州不熟,很多同事貴州都沒去過,但那個時候貴州流量又很大,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有一個客人打電話問我,從朗德苗寨到岜沙苗寨要幾個小時,一下就把我問住了,我就隨口打哈哈說了個大概得時間,然后下來手機一查,跟我說的出入非常大,尷尬的我腳指頭都能摳出三室一廳,后面那個客人果然跑單了。
可能這就是成長的陣痛吧,作為一名旅游定制師,熟悉目的地是最基本的要求,客人找到我們之前大多已經做過功課了,和客人溝通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
因為小一點的家庭定制游,價格基本都過萬,高端一點的甚至幾十萬,這么大一筆費用,必須找信得過的人。
跟客人首呼的時候,客人就會問你,去這個景點里面應該怎么玩,有沒有觀光車,有沒有纜車,走路需要走多久,嬰兒車或輪椅能不能推,在這個景點玩好了之后,下一個景點要去到哪里,大概多少公里,需要多少個小時,走國道還是高速等等,會問的很細節。
如果這個時候你回答不出來,或者你回答得磕磕巴巴的,客人肯定就對你有不好的印象了。
甚至,有些客人甚至會問一些刁鉆古怪的問題,來考驗定制師的專業度。
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客人問天生三橋一共有多少個臺階,我當時真的答出來了,客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客人找定制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第一,客人不想跟陌生人拼團,第二雖然客人想要自由行,但又不想毫無規劃,說白了就是希望有個當地向導,給他專業的行程規劃,幫他拍板,再來點別家沒有的小眾體驗,就更加分了。
旅游定制師這個職業,有點像客人的私人管家,不光要搞定售前,還要兼顧售后,平臺對我們核心供應商的考核,也是6成看前端轉化,4成看后端服務,客戶好評率、口碑等等。
很多兼職的定制師很難堅持下來,我覺得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對目的地專業知識的積累時間會比較長,工作又非常細碎,再加上定制轉化率不高,大概8%-10%左右,也就是說,接100個單子,大概成交8-10單,非常考驗耐心。
如果是非核心供應商,沒有流量傾斜,可能咨詢的客戶都很難搶到幾個,成交率就更低了。
但也有做的好,我們有一個東北的兼職定制師,去年的時候來四川來旅居,加入了我們公司,因為他自己本身就很喜歡旅游,所以上手就很快,而且不用來公司坐班,經常是這個城市待兩個月,那個城市待兩個月,邊玩邊工作,一年下來十多萬也是有的,我都很羨慕他這種狀態。
目前來看,像我們四川比較火的川西線路,走的比較多的,還是以定制小團為主,人數基本在2-8個,我覺得這是未來的趨勢,我不擔心會被AI取代,因為共情能力和情緒價值,是AI沒辦法做到的。
02
“普通定制師直接推薦溫泉酒店,
我會先問客人膚質”
我應該是OTA平臺上最早的一批定制師,18年4月份通過平臺的認證,我的定制師證編號是004。
14年去的日本留學,在大阪觀光大學學的旅游專業,也包括了日本溫泉文化這塊,然后從17年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在從事日本旅游定制的工作,先后在北京和上海的核心供應商都做過。
因為我在日本的留學經歷,我反而覺得旅游定制是一件門檻很高的工作。
日本的旅游管理專業跟國內不同,它非常注重學生的實踐。比如說去酒店,先是打掃房間一個月,再去前臺站一個月,然后再就是去航司地勤、免稅店等等,只要是跟旅游相關的工作我幾乎都干過。
甚至,我們還有一門課叫溫泉學,就真的去考察了日本各地的溫泉。
所以,我跟普通的定制師不一樣,別的定制師可能是直接給客人推薦溫泉酒店,但我會先問客人的皮膚膚質,再做判斷,是去箱根還是去伊豆或者別的什么溫泉,專業度展現出來,客人會很受用。
說白了,旅游定制其實吃的是“知識飯”,考量的是多方面的專業度,比如對目的地線路的熟悉程度、對當地資源配置的掌握、對客戶心理預期的管理等等。
收入方面,這行完全看個人能力,做的好是真掙錢,據我所知,有個廈門核心供應商的定制師,人家一年就能掙150多萬,將近200萬,但做的不好的可能連幾千塊底薪都混不出來。
因為,現在平臺改成舉手制之后,一大堆小的供應商進來,訂單全靠搶。打個比方,假設流量池子里每天總共有300個單,但可能會有幾百個供應商同時搶單。
平臺的這種賽馬機制出來之后,聰明的商家就搞起了“人海戰術”,大量招聘兼職定制師進來搶單,都是零底薪+提成的模式,你搶到單成交了商家賺大頭,你沒搶到單,公司也不虧,因為沒有成本。
為了提高轉化率,通常前端搶單的賬號都是用的資深定制師馬甲,但這個號背后,其實很可能只是一個,剛培訓了一星期的兼職定制師。
就比如說北京,因為北京的用工成本高,你在平臺上看到的定制師名片上,寫的是北京人,但等對方打電話過來,一開口可能會是一口廣普,就問你意不意外?
利潤方面,定制的價格其實已經很透明,像我們給客人做好方案后,平臺那邊會彈出來相應機票、酒店的鏈接,客人能看到上面的價格,可能照著方案就在平臺上訂了。
說的直白一點,占大頭的機票、酒店、景區門票等標準產品的利潤幾乎都歸平臺,剩下非標的定制部分,比如包車、導游等,商家們就各憑本事。
所以,能賺錢的還是在一些信息差比較大且比較復雜的產品,比如7天以上的出境游產品,這就很考驗定制師的個人能力了。
如果想進入這行,必須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旺季的時候,熬夜做行程是常有的事;其次,要對目的地非常熟悉,起碼得去這個目的地長住一段時間,這部分學習的成本,都得自己承擔。
再就是心態一定要好,有要求全程公交、白嫖行程的窮游黨,也有七天花二十多萬的高凈值客人,如果沒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就沒辦法服務好不同類型的客人。
03
“旅游定制的天花板并不低,
也有年入百萬的大牛”
(Alan)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這幾年企業定制板塊的業務有所下滑,但休閑游這塊的業務還比較旺盛,尤其像現在的day tour周邊游產品,很受歡迎。
我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從大學時代開始,就經常跟朋友騎行,做背包客,也去西藏騎行過,算是戶外愛好者。
14年畢業之后,我一直在旅游行業,從旅游顧問入行,在幾家頭部的OTA呆過,主要負責大客戶業務,包括企業的定制旅游這塊。
疫情期間,企業旅游業務熔斷,我開始涉足個人旅游定制業務,21年通過了平臺的定制師考試,主要做出境游,像歐洲和俄羅斯勘察加,也負責公司的定制師培訓工作。
對于新人,我的建議是先成為某個區域的專家,比如你想做歐洲,那可以先抓一個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
我對新人的培訓,要求是必須畫圖,只有畫完路線圖以后你才會知道,怎么樣安排行程才合理,比如去西班牙玩九天,第一天去巴塞羅那,第二天去瓦倫西亞,第三天去哪里,慢慢串起來,然后再順著脈絡,去深挖每個目的地的景點。
但往往,很多新人在這一步就放棄了,他們覺得繁瑣,比想象的工作內容復雜很多。
第二點就是要積累自己特色和獨家的資源,舉個例子,我認識一個西班牙的地接,他能拿到巴塞羅那諾坎普球場的包廂,那這個資源就非常稀缺,能跟市面上的其他產品區別開來。
然后關鍵一點,是要轉變思維,從賣行程轉變為賣體驗,客戶只會為好的體驗買單。比如去法國,有些客人非常喜歡紅酒,你把波爾多紅酒品鑒的行程加入進去,就會很加分。
再比如說俄羅斯的勘察加,這個目的地為什么能火,就是因為體驗獨特,我自己去踩線回來,還想再去,像徒步活火山,海釣追鯨,直升機看棕熊捕魚這些體驗,其他地方幾乎找不到。
這么多年旅游做下來,定制旅游的天花板并不低,也有年入百萬的大牛。
旅游定制師,最頂級的能力其實是和顧客共情的能力。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在社交媒體上接到了一條私信,是一家上市企業的老板,找到我之前已經在東非玩了一個月,當時我就能感受到,這就是我的目標客戶。
因為,我自己就是戶外愛好者,在澳門塔蹦過極,泰國玩過高空跳傘,就聊的很投緣,后來聊到了勘察加,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做旅游定制師,其實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才能找準未來的方向。
未登錄
關注『環球旅訊』公眾號
獲得最新行業資訊
微信掃碼參與話題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