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未上市的旅游酒店企業一片欣欣向榮,但已在二級市場上市的企業展現的卻不全是美好的風景。
2012年即將過去,在國內GDP增速放緩、歐債危機加深等宏觀環境下,中國旅游酒店行業依然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資本市場投資熱情高漲:同程網獲得騰訊數千萬元投資并啟動A股上市進程;專注出境旅游的眾信旅游A股IPO,鳳凰國旅獲得數億元投資;旅游攻略驢媽媽和移動預訂應用航班管家、酒店管家的開發商活力天匯均完成1500萬美元B輪融資;酒店領域的桔子、99旅館、布丁分別獲得1億美元、7500萬美元、5500萬美元的投資……
這些未上市的旅游酒店企業呈現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已經在二級市場上市的企業展現的卻不全是美好的風景。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中國在線旅游和酒店行業今年發生的重大事件:
在線旅游價格戰
攜程宣布投入5億美元參與價格戰無疑是本年度最轟動行業的大事件。面對藝龍長時間的優惠促銷,攜程終于按捺不住了,在今年7月宣布從第三季度開始全面參與酒店預訂領域的價格戰;藝龍被迫也將返現措施擴大至其覆蓋的所有酒店;同程、芒果等OTA也紛紛參與價格戰。一個季度下來,攜程凈利潤大降40%;藝龍更是出現3年來首次季度大幅虧損。
這場價格戰是行業領頭羊攜程在自身業務增速放緩,而競爭對手卻憑借促銷措施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局勢下選擇的一次主動出擊。從效果上看,攜程Q3酒店預訂量大增40%,遠高于未返現之前10%-20%的增速水平;不過攜程的出擊并沒有抑制其最大競爭對手藝龍的增長。藝龍Q3酒店預訂量也取得了70%增長,增速也高于之前60%左右的水平。攜程、藝龍手上都還有幾億美元的現金,這兩巨頭之間誰也打不死誰;所以本次價格戰受害的可能是那些小OTA和不具話語權的酒店。當然,價格戰的代價是巨大的,攜程藝龍也不想長期做這樣賠錢的買賣;所以目前價格戰已經收縮了許多,幾大經濟型酒店集團也先后退出了預訂返現計劃。預計明年價格戰將逐漸縮小直至停止。
中國最大OTA與全球最大OTA Booking合作
全球最大的OTA Priceline已經在75個國家設立了辦事機構,但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基本依靠旗下的兩個主要品牌Booking.com和Agoda; 長期耕耘中國市場的攜程也在尋求加快邁出過門的機會;雙方情投意合,今年8月簽署了合作協議,攜程可以將Booking.com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20多萬家酒店開放給中國用戶預訂。
這項合作只是攜程走出中國的舉措之一。今年3月攜程推出全新國際機票預訂平臺,5月又上線日語、漢語版網站專為日韓游客服務;同時還在海外尋找更多的旅游目的地資源。攜程在Q3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國際機票預訂業務占比已達10%,并且獲得50%的增速。
旅游預訂類APP成移動互聯網新亮點
移動互聯網受到無數的熱捧,但眾多創業者卻一直沒有找到游戲之外更好的盈利模式。當一些人發現移動客戶端是旅游產品預訂天然的工具,并且可以馬上產生營收時,一批創業者蜂擁而至,各大旅游巨頭自然也不干落后。美國旅游巨頭Orbitz和Expedia等紛紛披露自己的移動客戶端預訂比例超過20%,攜程也于今年8月表示其移動端酒店預訂量超過10%,藝龍崔廣福也在12月26日表示公司移動客戶端酒店預訂量在推出APP一年多就已經超過了10%。
除了這些原有OTA、酒店巨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APP,一批新的創業者也在藝龍開放庫存平臺的支持下迅速成長。酒店管家、航班管家、今夜酒店特價、酒店達人、初見等APP也都成了明星,獲得眾多資本的青睞。行業老大攜程為了更好地布局,也被曝有意收購航班信息查詢APP飛常準,藝龍也投資了移動APP創業公司米途。不過,從目前的效果上說,攜程、藝龍等巨頭憑借原有的客戶資源等優勢,依然是移動預訂領域的領頭羊。
攜程推出鴻鵠逸游,控股太美旅游
作為拓展新業務的一部分,攜程加快了在高端旅游業務的布局,今年3月推出了頂級旅游品牌“鴻鵠逸游”主打高端市場;隨后又戰略投資由馬云、史玉柱、郭廣昌等19位知名企業家共同投資創建的太美旅游,并成為第一大股東。招商銀行與貝恩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可投資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人群數量達到59萬。胡潤百富榜更認為,大陸資產在人民幣1000萬元以上的群體高達96萬人。鴻鵠逸游總經理游金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攜程希望其高端旅游業務能夠發展到500億元的規模。
漢庭更名華住,季琦重掌CEO
今年1月1日季琦請下任職兩年的職業經理人張拓,自己重新出任漢庭CEO。面對如家、7天的快速跑馬圈地,以及本土品牌在中高端及低端領域的發展;季琦表示只有他能夠帶領企業進行第二次變革。重新回到CEO職位后,季琦馬上跟進如家、7天加快加盟品牌的發展速度,同時收購“星程”品牌擴大整體勢力范圍。此外,季琦還主導中高端品牌全季重新設計、醞釀推出五星品牌“禧玥”;明確低端品牌“海友”的發展計劃。可喜的是,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后,漢庭依然保持行業最高的入住率和RevPAR(每間可用房收益)。為了更好地適應公司多品牌的發展戰略,公司也更名為華住,“漢庭”則作為快捷酒店品牌繼續存在。
7天私有化,如家將莫泰入住率提高至80%以上
近兩年一直保持最快擴張速度的7天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讓出了開店速度的頭把交椅;在漢庭加快擴張的時候7天反其道而行可能是受制于整體的入住率水平。一直以來7天都以開店速度更快來解釋自己入住率低于如家、漢庭的原因;但今年速度降下來之后其入住率依然低于后者,應該就是他們之前選址或者酒店布局過密等方面出了問題。鑒于7天已經轉向加盟為主的發展方式,依靠的是加盟商的管理費獲得傭金而且不需要太多直接的資金投入,所以一些酒店入住率稍微低一點對他們的盈利能力影響并不大;但是公開財報里披露的入住率會影響到他拓展加盟商的吸引力。在整個中概環境低迷,股價被低估的時候鄭南雁站出來想把7天私有化也不再讓人詫異了。一方面未來可能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獲得回報,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短期財務數據的限制去發展mini五星酒店、電子商務等新業務。
與7天入住率下降形成對比的是莫泰被如家收購后的入住率提升;2012年Q3莫泰入住率達到82.7%。經過一年左右的整合后,莫泰品牌也開始了新的擴張;Q3新開了2家直營店、4家加盟店。孫堅在接收雪球訪談時表示,莫泰品牌扣除整合費用后已經在今年Q2實現了盈利。
中國經濟型酒店市場的發展空間依然巨大,除了這些老牌的酒店集團之外,桔子、99旅館、布丁等新品牌也在資本的支持下快速成長。不過,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會在這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慢慢加大;因為不管是在快捷領域,還是在中高端、低端領域都有具備相當實力,并且是了解中國市場的本土企業在攻城略地。
國際市場的重大事件
最后還得提下國際在線旅游巨頭的幾個大動作。目前最大的在線旅游服務商Priceline今年初市值突破了300億美元,但之后就此市值附近徘徊了;大家對它這樣的體量能否繼續保持之前40-50%的高增長表示擔憂。事實上Priceline也一直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他們以18億美元收購了旅游搜索引擎Kayak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爭奪移動應用領域的流量入口之舉。
有意思的事,就在Priceline收購Kayak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Expedia就以6.32億美元收購了德國酒店搜索Trivago;而在2011年12月,Expedia與旅游點評TripAdvisor拆分,后者獨立上市。這也體現出OTA巨頭們對在線旅游交易模式持續性的擔憂。近兩年來,谷歌收購ITA加強旅游搜索,Facebook對旅游領域的影響逐漸加大;大家對未來旅游領域流量入口的變化趨勢難以判斷,但都想爭奪有利的資源來保持自己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以上這些都說明旅游酒店行業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有變化就有新的機會,新的市場;我們共同期待2013!
未登錄
關注『環球旅訊』公眾號
獲得最新行業資訊
微信掃碼參與話題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