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旅行社來講,2013年是痛苦的一年,團隊業務流失,遭受《旅游法》重創,仍在艱難中前行,即將到來的2014年如何應對呢?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 王華)又到一年終,細數旅游行業在2013年的幾件大事順道展望一下2014的趨勢,這事又擺在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這群人和各大旅游資訊編輯們的案頭。過去的2013對旅行社業者來說充滿了彷徨和焦慮,多個重要事件對旅行社業的影響巨大。
首先是政府削減“三公開支”,讓向來以公務團為主要業務的旅行社業一開春就進入冬季。
其次趕著十一黃金周落地的《旅游法》徹底改變了旅行社業的游戲規則,大伙集體沒想好怎么在新賽道里跑,所以要么站著不動(還有部分旅行社依然經營違規購物團業務),要么磨磨蹭蹭走走停停(沒有乘機擴大經營優勢),要么跑偏(身邊已經有數家中小型旅行社轉產,要么利用自身資源向下游餐廳酒店經營延伸,要么資金轉移到其他生意)。反觀各大OTA則玩的不亦樂乎,攜程梁建章強勢回歸率麾下又玩MTA又建開放平臺,捎帶的摟了把景區分銷的草,途牛矯情的宣稱新法頒布后自助游業務略有增加,去哪兒含著金鑰匙被百干爹帶著去美國上市了,同程網說打今起咱不玩跟團業務了。
最后互聯網行業對旅行社業的沖擊和融合之勢日顯,繼淘寶旅行之后,去哪兒TTS、攜程開放平臺、蘇寧商旅,各團購旅游頻道紛紛招攬旅行社入駐和旅游產品上線。
佛家有十二因緣說,第一為無明,即不能明白和理解事相,才引起行為偏差。旅游行業正發生的變化,很多業者可能已經熟若無睹。
首先未能及時洞察社會環境和技術進步帶來的旅游者消費行為變化。
旅游業是非典型性三流行業:信息流、人流、資金流;交通運輸與信息技術的變遷,從根本上改變了游客獲取信息安排出行的方式。按照閆向軍老師的旅游信息五段論,1、確定目的地;2、收集目的地信息;3、預訂旅游產品;4、實際旅游過程;5、旅游后反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以及高鐵和民航運輸業的發展,這五個階段又有了很多變化。大數據和云計算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奠定了基礎。智能手機日趨強大而且個性化的功能,越來越快的無線互聯網絡為旅游者們提供了新的便利,旅游者出行前無需做細致繁瑣的行程規劃,旅游者因為某個旅游靈感的獲得,想出發時,只需拿起證件、手機、背包即刻動身,去機場途中訂好機票。抵達目的地后手機訂購打折門票,區間交通使用打車APP,按照手機攻略的指示一邊品嘗特色美味,一邊使用手機根據位置、星級、價格、酒店風格查找、比價、預訂酒店。這里特別贊下神奇的網站12306已推出APP這事。
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旅游者們通過手機不僅可以接收到景區、酒店餐廳、娛樂場所、航空公司等的推廣宣傳和促銷廣告,同時通過手機移動支付功能可以完成購買行為。 旅游者們手機上付款購買的同時,商家們通過電子錢包、支付寶、財付通等方式24小時收款,隨后安排落實該旅游者購買的吃住行等相應的服務。當然移動互聯網不是全部,在Google Think Insight針對美國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1. 網絡仍舊是尋找旅游靈感和進行旅游計劃的關鍵渠道。個人關系網絡中的親近之人,如家人、朋友和同事,他們對旅游靈感的影響最大。68%的受訪者開始在決定目的地前在線研究旅游,而2012年僅有65%;49%的受訪者計劃在明年更多地和家人一起旅游,2012年這一比例為46%;42%的受訪者在行程中更愿意使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來獲得旅游相關信息,2012年的數據是33%。
2. 休閑旅客在旅游計劃中依賴OTA渠道。51%的休閑旅客在考慮幾個目的地時會訪問OTA網站;43%的休閑旅客在確定了目的地后會訪問OTA網站;6%的休閑旅客在擁有多個目的地選擇之時會訪問OTA網站。
3. 當休閑旅客位于某個目的地時,他們之中的58%會依靠在線資源和移動互聯網來研究目的地活動。
4. 在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旅游計劃的受訪者中,有25%的人通過智能手機預訂旅游產品。
5. 75%的受訪者通過多種渠道來預訂產品,比如桌面電腦/平板電腦、電話直接預訂或旅行代理。
在可預見的未來某天,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支持的互聯網可以為每個旅游者在旅游前自動找到所需旅游信息、自動安排路線行程、自動預訂支付,旅游中提供自動導游翻譯服務、自動幫助旅游者和其他旅游者、親友交流互動。
旅行社經營策略的制定者們豐富的經歷是其成功的原因,而與主流消費群體間日益加大的年齡差造成消費者洞察的失誤則在所難免,沒有幾位能夠像李嘉誠先生一樣80多高齡依然每天堅持玩最潮的電子消費品。
其次對國家產業政策的前瞻性把握不到位。
1)明確提出旅行社業信息化和大數據化的趨勢。2009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第五條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務平臺,促進旅游信息資源共享。 ”第十條提出“以信息化為主要途徑,提高旅游服務效率。積極開展旅游在線服務、網絡營銷、網絡預訂和網上支付,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構建旅游數據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業、景區和重點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務水平。”
2)對于全國2萬多家旅行社過度競爭的市場,通過政策開放引導一批具有品牌、產品、管理優勢和前瞻性思維的大中型旅行社走向連鎖經營模式。2010年國家旅游局就發布過《關于旅行社設立分社有關事宜的通知》:A.旅行社分社的設立不受地域限制;B.對旅行社設立分社數量不做限制;C.對分社類型不做限制,只需增存遠相應的質保金,但數額遠低于獨立旅行社的質保金金額。而后又在2012年下發了《關于降低旅行社質量保證金交存數額有關事項的通知》,即三年內未因侵害旅游者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罰款以上處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保證金的交存數額降低50%。
3)引導旅行社以“透明團”、“純玩團”、“自由行”等作為主打產品,在產品和服務品質上展開競爭,促進市場回歸到良性競爭的軌道上來,這對旅游者和整個市場都是好事促使和引導旅行社業由單純的價格戰過渡到價格、產品、服務、品牌的綜合競爭。《旅游法》從進一步加強旅游者權益保護、加大治理“零負團費”力度、進一步規范導游和領隊的行為、強化行業自律、完善促進旅游業發展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通過立法來規范市場、打擊違法行為,將加速優勝劣汰、市場洗牌的步伐。
最后是對行業趨勢的變化不敏感。
十年前興起的零負團費、以自費項目進店購物補團費等旅游產品并不能博得消費者的好感;固定的散客游行程無法滿足當今旅游者越發豐富的個性,旅游過程中受限于導游領隊及同團團友,不能隨興趣愛好實時改變行程等局限性使得旅游者在旅游時盡量選擇自助游的形式,能避免參團就不參團。
2013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出境、入境三大市場持續兩升一降,國內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高速增長趨勢,入境游進一步下降。 中國面臨經濟轉型升級,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發展后勁依然很強。老百姓收入水平和人民幣匯率的提高是中國旅游業穩定發展的宏觀環境。
旅游行業的規模效應一直都有,通過規模化經營降低采購成本,通過模式革新降低營銷成本、通過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營銷效率,通過技術手段降低管理成本, 盡管最終的收入和投入之間依然會趨向于一種線性關系,增長受到新的約束,也足以保證企業能夠聚焦于低價策略。
傳統旅行社,不改變服務方式、戰略思路、經營模式,不善于產品創新、拒絕用數據管理和服務游客,只是保守經營,一味拼斗價格、當遇到大型OTA們攜品牌和營銷之利刃加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重甲殺來一觸即潰千里。
旅行社業者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2014?
1. 大型旅行社:快速的連鎖加盟模式和專注品牌與規模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向西安市旅游局質檢處咨詢加盟北京xx旅行社西安分社,工作人員答復,你們公司在西安已經有分社了嗎,怎么還要辦?都是你們北京的旅行社做業務,我們西安的旅行社怎么辦?試想政策的執行者對旅行社業趨勢的狹隘理解,這何嘗不是類似中國和平、眾信國旅等有能力輸出品牌、產品、管理模式的大型旅行社擴展地盤的最好機會。
旅游法之前全面性的購物游產品是市場主流,劣幣驅逐良幣,出于對品牌資源保護的考慮,多數大型旅行社在建立連鎖體系時優先選擇自營模式。
寶中旅游的野蠻生長,得益于對旅游管理信息化和智慧管理的理解,然而競爭對手們卻沒有做好擴大地盤的準備工作。寶中式連鎖化經營因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能夠保障規模化經營的實現,又因其規模優勢,有很強的議價能力,能把供應商價格壓到最低,利用現代技術帶來的便利,通過規模化經營降低了進貨成本和改善了運營效率。 這樣連鎖化旅行社比傳統夫妻店更能給消費者優惠的價格、好的服務和更多的商品選擇。而夫妻旅行社店卻不能。這勢必造成傳統夫妻店被淘汰出局,由各連鎖旅行社公司取而代之。 但資金和業務控制連鎖旅行社的寶中模式窗口期已過(好事者可以自制百事通和海航樂游的門店開設進度圖觀摩),要實現快速的規模化發展還應以品牌產品和管理經驗輸出的加盟形式為佳。
面對日益加快的社會環境和消費者行為,當下的旅行社業在悄然面臨二十年以來最深刻的變化,前瞻性的國家產業政策已經為旅行社業者指明了方向。大型旅行社要在智慧管理和品牌加盟的基礎上專注品牌塑造、服務品質、產品線完善和業務規模提升。
2. 中型旅行社:專注某個業務和注重產品研發
旅游業務的供給有限、非標準化、評價主觀性強等特征,決定了旅行社之間的競爭終歸要回到產品競爭層面。
地接旅行社在其具備的核心性、壟斷性資源的基礎上做產品研發提高產品復制難度,另一方積極拓展代理渠道加大業內營銷力度,爭取形成一地一社一品的競爭格局。 例如西安黃河國旅借鑒我到北京上大學的模式,研發紅小鬼夏令營產品,連續3年銷量過萬人。
批發商相較組團社和地接社,具備信息不對稱優勢,一方面整合目的地資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貼近消費者能更好的洞察消費需求,從而開發出適銷的新產品,有選擇的補充和完善產品線,面對大型旅行社形成一定的產異化市場競爭力。
3. 小型旅行社:加盟大型旅行社或靈活開展電子商務
原來零團費模式下,透支消費能力的部分消費者會被擠出旅游市場,導致市場總量下降,小型旅行社的產品線不完善的情況下受波及最大。
部分旅行社老板抽調資金轉產,試想如果主營業務無法做好,轉產其他行業的勝率又有幾何?對于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的旅行社老板們,延伸和整合資源的前提是核心部分的旅行社業務夠大夠強。小型旅行社即可以通過加盟大中型旅行社獲得品牌和資源,也可以靈活快速的轉變經營模式積極投身到各大OTA的懷抱中,開設網店、網站、微信店。
未登錄
關注『環球旅訊』公眾號
獲得最新行業資訊
微信掃碼參與話題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