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認知到轉化
近日,在迪拜舉辦的阿拉伯旅游展(ATM)上,道旅首席執行官吳維略(Rikin Wu)與國際酒店業者交流時著重指出:“當前,中國游客的需求以及旅游B2B市場分銷格局相較于疫情前已發生顯著變化。”
道旅作為一家創立并扎根于中國的企業,對中國市場的分銷格局有著深刻認知。吳維略進一步提醒酒店業者,必須“緊跟中國市場需求的新變化,否則將錯失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場”。
近年來,中國旅游行業經歷了深刻變革,這一變革主要得益于中國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以及年輕一代消費模式的轉變。諸如“反向旅游”(避開熱門景點,選擇小眾目的地)和“馬拉松式打卡”(行程安排緊湊密集)等新興旅行趨勢,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迅速躥紅,重塑了中國游客探索世界的方式。
在此背景下,全球酒店業者面臨一個關鍵問題:如何抓住中國這個充滿活力且快速變化的市場機遇?酒店業者應關注中國出境游新時代三大關鍵因素:
1. B2B競爭:從“中間商”轉向“直連”
傳統旅行社所依賴的信息不對稱優勢正逐漸消失。如今,追求個性化和自由行的游客,通過社交媒體直接與品牌建立聯系。盡管2024年中國出境游需求同比增長60%,但流量來源已從傳統渠道轉向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例如,上海某旅行社通過小紅書開展精準營銷活動,品牌搜索量環比增長170%,獲客量提升92%。
2. 酒店競爭升級:從“價格戰”轉向“情感戰”
在旅行規劃階段,酒店流量正從搜索引擎和OTA,逐漸轉向消費者決策的內容種草平臺。在抖音和小紅書上,#Citywalk、#反向旅游等話題的瀏覽量已突破1000億次,用戶愈發容易受到旅行博主的視頻和品牌故事的吸引。據道旅統計,74.3%的游客通過短視頻獲得旅行靈感,53%的用戶會因社交媒體博主的內容而產生興趣。
道旅中國渠道中心負責人徐蘭桂表示:“品牌正通過真實、貼近生活的內容在社交媒體上脫穎而出,并將流量引入私域社群,提供獨家優惠和旅行行程規劃服務。”
3. 消費驅動力:從“功能需求”轉向“情感價值”
年輕的中國游客在通過社交媒體探索旅行目的地時,不再僅僅滿足于舒適的住宿,而是追求最新、最獨特的旅行趨勢,或探索小眾的“冷門目的地”。2024年春節期間,追逐極光或探訪小眾城市的旅行預訂量大幅增長。徐蘭桂評論道:“情感價值已成為消費的核心驅動力,用戶更傾向于選擇能與自身產生情感共鳴的品牌。”
道旅的解決方案:數字化營銷 + 本土化方案,高效觸達中國高價值市場
為助力全球酒店業者應對中國市場的復雜性,道旅提供兩大核心服務:
1. 深度客戶洞察
憑借十余年的本土化經驗,道旅通過華東、華南、華北和西南區域團隊,覆蓋了中國70%的出境游買家。僅2024年,道旅就完成了12,000多次客戶拜訪,并對1,000多個頭部客戶進行了深度調研。
2. 整合營銷與銷售模式:從品牌認知到轉化
在傳統分銷模式下,酒店集團面臨“品牌與效果脫節”的難題——市場團隊追求曝光指標,而銷售部門專注于轉化,導致客戶獲取成本不斷攀升。道旅則將這些分散的目標統一為“市場份額擴張”。
道旅與ONYX酒店集團的成功合作便是這一模式的典范。ONYX全球銷售副總裁Jihai Kim女士評價道:
“中國市場的快速演變以及消費者決策邏輯的變化,給國際酒店品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道旅的合作,為我們開辟了一條精準觸達中國市場的新路徑。
通過道旅的‘整合營銷銷售策略’,我們實現了從品牌曝光到銷售轉化的閉環。合作以來,我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年增長,充分彰顯了道旅本土化運營與數字化營銷的協同效應。未來,我們期待與道旅深化數據驅動的精細化運營,特別是在挖掘細分市場的增量機會方面,持續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吳維略強調:“中國擁有超10億社交媒體用戶,他們分散在各個平臺。企業必須將這些分散的流量整合的策略。未來幾年,那些能夠通過契合中國文化需求和價值觀的故事打動用戶的企業,將成為真正的贏家;而未能做到這一點的企業,則可能錯失良機。”
關于道旅
道旅是一家科技驅動的全球旅游產品分銷商。公司成立于2012 年,總部位于中國深圳,在全球設有 12個辦事處,擁有 800多名員工。
道旅與全球超 35,000 家旅游商戶合作,包括旅行社、批發商、OTA、旅游管理公司 (TMC) 和航空公司。 此外,還擁有超過 10萬家酒店直簽資源,以及由 1300 多家全球供應商提供的 100萬酒店客房產品,覆蓋 200 多個國家/地區。
公司官網: www.dida.com
未登錄
關注『環球旅訊』公眾號
獲得最新行業資訊
微信掃碼參與話題討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