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水暖導游先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疫情期間為了生存而轉行的小語種導游,現在可能把大腿都拍斷了。
跟很多導游的選擇相反,在建筑公司熬了三年,西班牙語專業出身的李明翔,最終還是放棄了建筑公司“穩定”的翻譯工作。
干回了以前那個沒有社保、沒有底薪,在外人看來像是“街溜子”一樣的職業——入境導游。
“往小了說這叫熱愛,往大了說叫積極響應國家入境政策號召。”李明翔半開玩笑的調侃自己去年的回歸,嘴角壓不住的上揚。
01
十個導游,一座城
尤其是從去年12月份開始,當免簽政策的“空投”開始一個接一個的砸臉之后,他頭一次有種當了一回“風口豬”的爽感。
“包括西班牙在內,12國免簽政策實行了以后,從今年3月份到現在,我基本都是滿團狀態。”
就職于美蹤國旅moretrip的西班牙語導游李明翔,他的直觀感受是,今年成都西班牙語的游客明顯高了一個量級,很多幾十人的大團,規模比疫情前還要大。
免簽生效后的今年一季度,他就賺了超過15萬,這幾乎是國內很多中文導游一年的收入。
吃到入境游爆發第一波大肉,他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
“往年,入境團不飽和,我還會帶一些出境團,但今年我就沒出去過,因為西語入境團實在是太缺人手了。”
說實話,李明翔的這一番話有點出乎我的預料,在我的固有認知中,西班牙語算小眾,成都也并非像北京、上海、西安那樣的老外大熱門。
“為什么西班牙游客扎堆成都,莫非他們也知道花花.....”我試探性的發問,把內心的疑惑和盤托出。
話音還沒落地,李明翔“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外國人喜歡熊貓不假,但西班牙語可不是什么小眾語種,不止西班牙,它也是拉丁美洲國家的母語。”
趁著聊天的間隙,我偷摸查了一下,全球西班牙語的母語人數,今年已經超過6億,僅次于漢語和英語。
而跟6億西語人口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李明翔告訴我,成都在職的西語導游僅僅10個。
為了確保我沒有聽錯,我跟他再三確認,你確定?
“確定,都在一個群里,疫情前會多一點,但很多人轉行之后就沒有回來,所以,現在成都的入境社要找西語導游,都得從這10個里面找。”
聽他說完,我突然想起近期看過的兩組游數據,現在來看,進一步驗證了李明翔所說的“人手緊張”。
根據攜程數據的,截至目前,中國入境游增長率同比2023年上漲超過1倍,54個免簽國入境旅客訂單占中國入境游訂單的四成,其中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冰島、新加坡在入境游增速排名前五。
目前全國約有66萬持證導游,中文導游占比約91.6%,外語導游占比約8.4%,外語類導游,特別是小語種導游嚴重短缺。
發現沒?一邊是大幅增長的入境游訂單,一邊是占比不到一成的外語導游供給現狀。
尤其像西班牙語,這種人口基數大,卻被誤以為“小眾”的語種,10個人就能壟斷一座城,相比內卷的英語導游賽道,說是悶聲大財絲毫不夸張。
02
外語導游自帶“吸金體質”
用李明翔的話來說,他的收入在行業內只能算是中等水平,遠沒到入境游的天花板。
與國內導游收入結構不同,入境導游除了基本的導游服務費之外,還會有額外的“小費”收入,有時候一次“小費”收入,甚至比導游的工資還高。
“基本上一個大團的小費四位數是有的,比如說一個20或30人的團,假設是四天行程,每天平均下來,小費可能快趕上導游服務費了。”
我大致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西語導游服務費基本是800起步,再加上額外的小費收入,日薪穩穩過千。
到這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年剛結束的導游報考人數又創新高了。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道,2024年(全國)報考導游資格證的人數大概為31萬,遠超去年20萬的數量。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高學歷和外語類報考人數激增。比如,福建今年外語類報名考生531人(涵蓋英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朝鮮語),同比增長超180%;海南外語類考生同比增長超90%。
值得一提的是,李明翔所在的四川省,今年有將近3萬人參加導游考試,繼續位居榜一,不愧是旅游大省。
在李明翔看來,通過導游考試和能帶團是兩碼事,導游更考驗個人的綜合素質。
不僅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組織能力,還要有很寬的知識面,時政、歷史、人文都要懂點,否則很難應付老外各種稀奇古怪的提問。
“比如,去都江堰,你就得給老外講水利工程,去看樂山大佛,就會有老外問你,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區別?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又有什么不一樣?”
即便答不上來,也要學會靈活應變,總之不能給老外留下不好的印象。
用他的話來說,旅行社不在乎你有幾個證,他們評判的唯一標準就是你帶完那個團,最后游客給的評價。
“每次帶團結束,游客都會給導游打分,包括語言能力、知識面、服務態度、靈活性等等幾個方面,旅行社最希望看到的當然是5分好評,如果你連續兩個團都是低分的話,旅行社可能就不會用你了。”李明翔坦言,想要做好一個入境導游,并非像外人想的那么簡單。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入境游的爆發,除了團隊游客之外,也涌現出了更多自由行的老外。
在國外一些為自由行游客,提供一日游的OTA網站上,國內的入境導游注冊之后,就可以獨立接團,為入境導游的個人創收,打開了更大想象空間。
以civitatis為例,在該平臺上,“Wulong National Park Private Tour”(武隆私人游)的售價為321.03美金,提供方為國內的私人英語導游。
服務內容含酒店接送、小交通、英語導游,不含景點門票,就這幾項,算下來一單將近2300塊。
不得不說,老外的錢是真好賺。
(圖源:civitatis)
03
網紅目的地,在國外煥發第二春
從后續的聊天中得知,除了經典的幾大入境游目的地,北京、上海、西安、桂林之外,今年國內還涌現出了好幾個新興的入境游目的地,比如成都、重慶和張家界。
令人驚訝的是,前幾年在國內火出圈的成都、重慶,比如魔幻交通、山城地形、樂山大佛、武侯祠、寬窄巷子等等。
同樣的元素,通過TikTok、YouTube等社交媒體的傳播,在老外人群中,今年又火了一遍。
“國外tk和油管上,就重慶輕軌從樓房中間穿過去那個視頻,我今年接觸到的老外,幾乎是人手一個,每個人都要來問我這個火車在哪里。”
國外旅游博主,甚至把重慶打卡的視頻置頂在個人TK主頁,累計播放超過千萬次,妥妥的流量密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景點的偏好上,老外是沿著國內游客的足跡,重走了一遍。
“照這個思路,那接下來入境游的潑天富貴,是不是輪到淄博、哈爾濱、甘肅天水了?”我突發奇想地向李明翔發問。
他笑了笑,“你還別說,哈爾濱入境游最近也火起來了。”
玩笑歸玩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免簽政策的助攻下,借助社交媒體的傳播,“China travel”不僅成了外國博主的流量密碼,同時也給國內入境游從業者,帶來了看得的生意增量。
就像李明翔說的,“入境游客中,有一部分游客是第二次來,北京、上海、西安玩膩了,他們肯定就想體驗不同的路線,比如說成都和貴州、云南,說不定明年會大火。”
有意思的,過境免簽延長到10天的政策剛發布不久,桂林一些敏銳的國際旅行社官網上,就立馬推出了9天的產品路線。
可以預見,明年的入境游,又將會是另一番景象。
我們持續對文旅保持關注!
未登錄
關注『環球旅訊』公眾號
獲得最新行業資訊
微信掃碼參與話題討論
評論